近日, 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CPCIC)于中國杭州隆重召開。本屆會議以“擴大對外開放,聚焦高質發展”為主題,匯聚了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國際組織等多方面的智慧與洞見。作為大會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惠生工程參與了多個話題,和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地分享與討論。
整合技術創新,深化落地功夫
惠生工程CEO榮偉女士在產能大會上發表了《尋求質和量的平衡發展》的主題演講,闡述目前以中國引領的世界石化產能快速擴張的現狀和未來產能的走勢,從多個角度剖析平衡發展的必要性和結構調整的緊迫性。
她表示:“過去技術和工程的進步,我們更多用來突破規模、甚至各品類的全球最大單線產能,這使得我們迅速提高了基礎化工產品的供給,而由此也帶來了高附加值產品的結構性失衡。行業永遠呼喚先進的生產力,中國下一階段也必將從“量的擴張”向“質的升級”轉變。這個轉變中,技術創新是根本,而技術工程化水平是關鍵落地保障。”
“這個轉變惠生已經在路上,例如,通過煉化一體化和技術高度整合,實現產能規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通過數字化設計和智能工廠,實現精準投資、供應鏈重構、工藝精益管控和資產運維的優化;特別是通過模塊化,將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裝備制造和工程建設能力輸出給世界,為全球業主降低投資成本,帶來更高投資回報等。”
在全球化工百強企業CEO圓桌會上,就“全球價值鏈重構及中國的新定位”主題,榮偉女士結合惠生在北美等市場的相關實踐和經驗,闡述了中國工程公司對中國在全球價值鏈重構中的獨特優勢。
她指出:基于化工技術深度解讀和技術工程化的實戰經驗,以“工藝單元”為核心的模塊化交付,將工程現場服務與中國制造完美結合。借助供應鏈轉移的優勢,實現“中國一次性投資優勢”在全球的充分拓展,將是全球能源“技術工程創新要點”之一。
數字化轉型,打造行業新標桿
在“石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平行論壇上,惠生工程數字技術總監林中先生以《化工工程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實踐》為題,分享了惠生工程以交付“實體工廠+孿生數字工廠”為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探索智能工廠的供應鏈優化、工藝模擬優化、精藝管控優化、資產運維優化等實戰經驗,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他提到:近年來惠生的數字化交付,不僅帶動了同業的發展節奏,引來了微軟等全球合作伙伴的關注與合作,更是在工程數字化交付上完成了數個實際的業績與案例,為行業客戶創造了真實價值,使其多角度受益。例如,數字化設計明確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布置設計零碰撞、材料統計零誤差、設計變更數量減少50%等;數字化采購管理,實現項目剩余物質從以前(投資總額)的0.44%降低到0.14%等。
二十多年來,惠生工程始終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超越期待的石化投資建設項目全周期解決方案”。依靠國內外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在過去快速發展的22年里,惠生工程在石油化工、碳一化工、煉油等領域已經積累起數百個出色業績,同時已實質進入到環保工程、公用工程、生物化工等多個領域;經過18年在國際市場與全球一線競爭對手的打拼,于國門外開辟了中國工程公司的數個先例,在中東、南美、北美等旗幟性地區都樹立了惠生作品。
發展科技,惠潤民生,惠生憑借對能源科技的創新應用和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承擔,將繼續努力推動全球能源工程行業發展,創造社會價值,促進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